吃一胳膊馒头
胃有热则消谷善饥,像甲亢的病人,像某些糖尿病的病人,表现为多食。除此之外,其他病人也有多食的情况。
东北蒸的馒头都是方的,可以沿着胳膊摆放。有个女孩的食量很大,可以一次吃这么一胳膊的馒头。
医院检查,只看到有个巨大的囊状胃,没有内分泌的问题。在住院期间,她的体重不增加,也不见很多的排泄。护士长特别有经验,发现她每次吃完饭半个小时左右,总要上一趟卫生间把饭吐出来。
为什么这个女孩根本消化不了,却依然吃这么多?
原来,她感觉人生最大的享受,就是吃饱肚子。她又特别喜欢吃兵团的馒头,食量就从一次吃两个,逐渐增加到吃一胳膊馒头。心理上虽然得到满足,可身体消化不了,只能再偷偷去厕所吐出来。她的病症完全是心理因素造成的,医院把它诊断为神经性多食证。
对此,西医大夫没有办法,病人就求助于中医大夫。
作者建议用大剂量的白虎汤,大剂量的苦寒药进行治疗。
不出一个礼拜,她什么都吃不下去了。清胃热后,这个病人的胃就慢慢地缩回去,可以出院了。
理论上说,胃有热则消谷善饥,为什么她却饥不能食?因为,此时的热不是胃中阳气真正的亢盛,这种邪热不能够消化饮食,所以不能食。
有缺陷才是真的
一个叫张绍祖的人,自称是张仲景第46代孙子,保留着张仲景亲自修改过第12稿的《伤寒杂病论》。这种书刻印发行后,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十六卷。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凡是在《伤寒论》中不能够解释的,或者怀疑有错误的地方,都被修改得天衣无缝。
比如,这本书说"伤寒,脉浮滑,此表无寒,里有热,白虎汤主之。"表无寒就是没有白虎汤使用的禁忌证,里有热是白虎汤使用的适应证,当然要用白虎汤了。这个修改就显得严丝合缝。
可是,当代的校刊家并不看重这个本子。
其一,是觉得这个故事编得有点离奇。另外,一本古籍总有难以尽如人意的地方。而这本书太完美,明显是后人经过精心学习之后修改的。所以在校刊上,没有人把它当作一个真正的本子。
作者不怕得罪一些特别推崇这本书的医生,直言古籍和文物总应该有一点缺陷,有缺陷才是真的。完美无缺的东西就显得太新,不像是古物了。
在古玩巿场,我们不说这东西是假的,只能说新了一些。我们对张绍祖这本书的看法,也是认为它新了。
(其他很多事物也符合这种缺陷才是真的特点。太过完美的东西,就有被修饰美化的可能。)
粳米
白虎汤是辛寒清热的一个代表方,药物由知母、石膏、甘草、粳米组成。
有一次作者到一个地方上课,学生都不知道什么是粳(jīng)米。他就把这字写在黑板上,全班的同学都说"哦,原来是梗(gěng)米呀"。
原来,他们的中药老师就是这么教的。学生把错的当成正确的了,对于作者念的粳米,反而不知道是什么了。
粳米是旱稻子,不能在水田里生长,河北省遵化县的粳子峪就以种粳米而出名。
粳米的产量很低,亩产只有一百斤左右,所以种植量也少,许多药房就没有这种东西。要用白虎汤的时候,大夫们就用大米来替代。毕竟,大米与粳米一样,也有养胃的作用,又是同一科属的植物,进行代替应当说大体上是不错的。
不过,粳米长在陆地,而稻米是种于水中,从性味和作用来讲,就有一点利尿的作用。
在一个热盛津伤的证候下,再用一点利尿的药,在理论上是不合适的。当然了,人们天天都吃大米,药方里的这点利尿作用对于这个病人已显得微乎其微了。
所以,实际上可以这么代替,但是理论上是不合适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