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经典名方成药解读麦味地黄口服液
TUhjnbcbe - 2021/6/10 3:00:00

麦味地*口服液是经典名方麦味地*丸的口服液体剂型,口服液更易服用,吸收性更好。麦味地*丸是在六味地*丸的基础上加上麦冬、五味子而成,又名八仙长寿丸,首见于明代医家龚廷贤所撰《寿世保元》,被清代医家高秉钧辑入《疡科心得集.方汇》,开始作为经典的肺肾同补的成药流传至今,也有说是清代医家董西园在《医级宝鉴》中首先更名。

若追根溯源,麦味地*丸其实源于东汉医圣张仲景所拟肾气丸的加减方。肾气丸用于温补肾阳,宋代医家钱乙将肾气丸减去温热的桂枝、附子后成为六味地*丸,由补肾阳改成了补肾阴,原用于治疗小儿肝肾阴虚不足,后广泛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证候。六味地*丸加上麦冬、五味子后增加了补肺敛阴固肾的作用,更适用于肾阴虚兼有肺气阴虚,出现虚喘、潮热盗汗等证候。

方药配伍

熟地24克,山茱萸12克,山药12克,泽泻9克,茯苓9克,丹皮9克,麦冬9克,五味子6克。

主治

肺肾阴虚。由肾阴不足导致内热,上烁肺金,出现证候有咳嗽喘逆,潮热盗汗,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或见鼻衄,鼻渊等。

病症解读

肺肾阴虚,首先是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这种虚火其实是肾阳的外在表现,由于肾阴不足,不能制约肾阳,达不成阴阳平衡的状态而产生。所以这种虚火是人身根本,不能泻,反而要保护它,本质上它并不是阳有余,只是由于没有阴的制约,跑到上面来形成了虚火,导致有咽干、潮热、眩晕耳鸣等证。阴虚不能制阳,阳火在下妄动,导致阳不能入阴,就引起失眠、盗汗。妄动之火扰动精室,引起遗精,这种遗精特点是有梦而遗。肾主骨,肾阴虚所以腰腿常见酸软无力,还有脚跟痛的表现,这种脚跟痛的感觉就是脚踩到地上就像跟骨直接着地,疼痛难受。肾属水,五行之中水由金生,肺属金,即肺为水之上源,后天水谷之精有赖于肺气下降,藏于肾中,所以肺肾同虚常见。肺主呼吸,肾主纳气,肺肾同虚时气机逆乱,所以咳嗽喘逆。

方药解读

熟地滋肾阴,益精髓为君药,山茱萸酸温滋肾养肝,山药滋肾补脾,二药并为臣药。泽泻配熟地而泻肾降浊,丹皮配山茱萸以泻肝火,茯苓配山药而渗脾湿。补泻同用,“泻”主要是防止滋补之品产生滞腻之弊,从各药的用量看,还是以补为主。麦冬养肺阴,与三“泻”药并为佐药,五味子敛气阴,为使药,加强肾的纳气作用,可以平喘止咳。

具体到现代病症,可用于以下疾病

1.慢性咽炎属于肺肾阴虚者:症见咳嗽,干咳,少痰,咽干咽痒,咽部不利,声音嘶哑,舌红少苔,脉细。

2.低热属于肺肾阴虚者:症见低热,干咳,少痰,口咽干燥,舌红少苔,脉细。

3.急性支气管炎属于肺肾阴虚者:症见咳嗽、干咳,少痰,口咽干燥,舌红少苔,脉细。

4.肺炎属于肺肾阴虚者:症见低热或不发热,咳嗽、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

5.支气管扩张属于肺肾阴虚者:症见潮热,汗出,咳嗽,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

6.慢性支气管炎属于肺肾阴虚者:症见反复咳嗽,干咳,少痰,气短,舌红少苔,脉细。

7.慢性阻塞性肺病属于肺肾阴虚者:症见反复咳嗽气喘,活动则气短加重,时有汗出,干咳,少痰,舌红少津,脉细。

8.哮喘属于肺肾阴虚者:症见气喘咳嗽,少痰,气短,乏力,时有汗出,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9.肺纤维化属于肺肾阴虚者:症见气喘咳嗽,干咳,少痰,气短,乏力,时有汗出,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10.肺心病属于肺肾阴虚者:症见气喘咳嗽,干咳,少痰,带有血丝,气短,乏力,时有汗出,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11.肺结核属于肺肾阴虚者:症见干咳带血,午后潮热,盗汗,全身乏力,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而数。

12.遗精属于肺肾阴虚者:症见腰膝酸软,腰痛,遗精,手足心热,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而数。

13.糖尿病属于肺肾阴虚者:症见口干舌燥,小便频数,舌红少苔,脉细而快。

14.更年期综合症属于肺肾阴虚者:症见口干舌燥,自汗、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

15.甲亢属于肺肾阴虚者:症见自汗、盗汗,咽干咽痒,腰膝酸软,心慌乏力,舌红少苔,脉细弱。

16.眩晕属于肺肾阴虚者:症见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口燥,腰膝酸软,心慌乏力,舌红少苔,脉细。

17.耳鸣属于肺肾阴虚者:症见耳鸣头晕,咽干口燥,腰膝酸软,心慌乏力,舌红少苔,脉细。

文字

汪兴明

排版

潘海婷

审核

邓力维

慧宝源大药房旗舰店

1
查看完整版本: 经典名方成药解读麦味地黄口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