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小伙伴询问
说自己甲状腺的微小癌符合观察的标准
微小癌观察的标准
问诊了很多甲状腺医生
有的支持,有的说不行
本来准备观察,搞得内心很焦虑
我知道现状是
哪怕你是非常适合观察的微小癌
只要问诊超过三个人
一定会碰到反对观察的医生
问来问去还是难以做决策
我这里讲一个小故事
希望能给焦虑的你一些思考
手术医生的反转
日本的Kuma医院最早开展了微小癌观察的试验
那可是将近三十年前
推荐肿瘤患者不接受治疗挺需要勇气的
即便在Kuma医院
也并非每个医生都接受这种观念
内分泌医生是相对支持观察的
他们推荐86%符合条件的微小癌观察
两位代表医生几乎从头到位都优先考虑观察
尽管中期曾经有一些犹豫
外科医生开始并不买账
“这样观察起来,那我工作的意义在哪里呢?”
很多人都相信自己的工作对社会有价值
但是不是真的有价值?
终归是需要检验的
第一位外科医生起初只推荐20%的微小癌观察
推荐比例逐年上升
后期达到了%
第二位外科医生执业期间几乎从不推荐微小癌观察
退休之前回心转意
优先推荐观察
虽然整个周期内
外科医生推荐微小癌观察的比例只有58%
低于内分泌医生的推荐比例
但也从倾向手术渐渐过渡到倾向观察
这种反转是因为什么?
观察和手术的利弊
-年间
Kuma医院跟踪了位符合观察条件的微小癌
位选择了观察随访
位选择了立即手术
观察组中94位在随访期间因为不同原因接受手术
观察组和手术组,到底谁优谁劣呢?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
观察组在死亡率和复发率上并不高于手术组
不良事件却要少的多
喉返神经永久损伤:观察组没有,手术组0.2%
永久缺钙:观察组0.08%,手术组1.60%
观察组需要补充优甲乐的人数更少
同时经济*性更低
十年花费仅仅是手术组的四分之一
外科医生从倾向手术到倾向观察的反转
还是因为统计数据给出了方向
通过这些可靠的数据
外科医生也渐渐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如今Kuma医院微小癌选择观察的比例逐年上升
从年的50%左右
上升到年的60%左右
上升到年的88%
近期更是增长到了95%
也就是对所有符合条件的微小癌
观察成为首推方案
观察还是手术?
当你在观察还是手术中犹豫不决时
与其找不同医生投赞成反对票
倒不如先仔细了解以下问题:
我的可疑结节位置如何?
我的可疑结节是否符合观察的标准?
观察和手术的利弊分别是什么?
观察过程中如何进行随访?
随访过程中需要手术的概率有多少?
延期的手术是否有不良影响?
在纠结的过程中
你当然会听到不同的声音
就像买房和炒股一样
总会有人看涨,有人看跌
但国际上最新的趋势是什么?
国际上真正有威望的专家是什么态度?
了解一下这些趋势和态度
才更有助于你做出正确的选择!
长
按
关
注
甲状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