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中医细人脖子的治疗方法学习名家谈甲状腺结
TUhjnbcbe - 2020/12/29 17:23:00

年时,医院编写了一套《专病中医临床诊治》,内容立足于中医特色,又紧跟现代医学进展,目前已经更新到第三版,对于临床专病的中医治疗有很好的帮助,总结了大量名老中医对疾病的治疗,是一本非常非常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工具书。

今天学习一下其中记载的医家对于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方法。

(一)唐汉钧——以疏肝理气、化痰软坚为基础,注重调理脾胃

唐汉钧教授认为目前临床常见的甲状腺结节多属于中医瘿病、瘿瘤的范畴,其病因除与饮食水土失宜、情志不舒,脾失健运,瘀血痰浊互结等因素有关外,认为现代社会的生活、工作、环境等因素对甲状腺结节形成的影响也应该越来越得到重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持续的生活压力、工作透支引起人们体内环境紊乱,免疫平衡失调,脾肾不足,脾胃失于健运,肝气郁滞,进而形成气滞、血瘀、痰浊等病理产物,结于颈前形成结节。气滞、痰凝、血瘀是疾病发生的基础,所以疏肝理气、化痰软坚是瘿病治疗的基本治疗法则。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当脾胃虚弱,正气不足,邪*内生,从而易患甲状腺癌。或因正气不足而加重甲状腺结节病情,甚至发生癌变倾向。脾胃在甲状腺疾病的发生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治疗中应重视顾护脾胃。(肖秀丽,唐汉钧.唐汉钧教授治疗甲状腺结节经验撷菁[J].天津中医药,,26(3):-.)

(二)许芝银——初期应清热,中后期应活血化痰散结

许芝银教授认为甲状腺结节有单发多发之分,也有囊性实性之分,治疗初期患者舌脉之中多有热象,故应以清肝热为主,中后期应着重活血化痰散结,但当疾病迁延服药日久,以上治则不能起效时,应改用温阳之法,并在其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痰、软坚诸药,以期标本同治,往往可以收到很好疗效。根据许芝银教授经验,从治疗效果来说,囊性结节疗效优于实性结节,病程短者优于病程久者。(李琳,倪毅.许芝银应用温阳法治疗甲状腺疾病经验[J].山东中医杂志,,22(5):-.)

(三)林兰——提出三结辨证论治

林兰教授认为甲状腺功能之一是助肝疏泄,且甲状腺为肝、肾、心、脾、胃之经与任、督二脉所过,是气血津液循行之枢纽,疏泄功能失调则不能正常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津聚为痰,气郁痰凝,则结节生;气为血帅,气行血行,气结则血瘀,故结节成。痰瘀互阻,阻滞气机,枢纽不转,气阻痰凝血瘀而结节不散。林兰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总结,将甲状腺结节分为三结:平结、阳结、阴结。平结:甲状腺结节,局部不适或无不适,无阳热之象,亦无寒凉之征,阴阳不显。治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痰、软坚散结,方药用散结方。阳结:患者在甲状腺结节的同时伴有一派阳热之症或虚热之症。阳结阴虚证治以滋阴清热、理气化痰、逐瘀散结,方用滋阴散结方,实热证治以清热解*、理气化痰、逐瘀散结,方用清热散结方。阴结:在甲状腺结节基础上,伴有一派虚寒之象。治以温补脾肾、理气活血、化痰散结,方用温阳散结方。(任志雄,光善,倪青.林兰教授诊治甲状腺结节的学术思想[J],四川中医,,30(8):8-10.)

(四)程益春——根据疾病不同发展阶段进行辨证治疗

程益春教授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不仅与饮食水土失宜,情志不舒,脾失健运,痰瘀互结等有密切的联系,并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方式和节奏的改变等因素会引起人们体内环境紊乱,脾胃失于健运,肝气郁结,脾肾不足进而形成气滞、血瘀、痰浊等病理产物,结于颈前形成结节。瘿病位于颈前喉结两侧,是任脉和肝肾两经所系,其病因病机均与肝气郁结,脾湿,肾阴失养,气血瘀滞,冲任失调,痰浊壅阻有关,故与肝脾肾三脏有密切的关系。甲状腺结节的治疗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辨证论治,采取同病异治的治疗法则,才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本病属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治本的同时要结合消肿散结,对于同一病的不同的证要采取不同的治法。临床上可分为气滞痰凝型、气血瘀结型、痰瘀互结型三种类型进行辨证治疗。选药方面,化痰散结常采用浙贝母、海藻、昆布等药物;解*散结常采用连翘、山栀子、白花蛇舌草、夏枯草等药物;活血散结常采用莪术、川芎、红花、皂角刺等药物;养阴散结用鳖甲、玄参等药物。(孙世宁.程益春教授治疗良性多发性甲状腺结节的经验[J].广西中医药,,34(5):44-45.)

(五)陈如泉——辨证用药与经验用药相结合,以健脾化痰活血化瘀为大法

陈如泉教授认为结节性甲状腺病基本属于中医的瘿病范畴,临证时可以五瘿(气瘿、痰瘿、肉瘿、血瘿、石瘿)分类参辨。对于本病的发生发展大多遵循气滞、痰凝、血瘀、正虚4个病理环节。一般发病总因情志不遂、烦躁易怒而致肝郁气滞,气滞常为引发因素。木郁失于疏土,脾土失健,水液布化失司,阻于颈部而为痰凝。气滞痰凝于局部,影响气机调畅,气滞则血不行,气血痰凝聚为有形之邪,发为瘿病。瘿病大多缠绵难愈,病久则可耗伤正气而致气虚。这4个病理环节有时不能截然分开,往往相兼夹,时有重点突出,临证时颈部肿块质地是辨证的重要依据。气滞为主者,颈肿时大时小,质地柔软;痰凝为主者,质韧或稍硬,多不疼痛,活动良好;血瘀为主者,质地坚硬,压之疼痛,活动度差。同时,再结合病程、症状、舌象、脉象,辨别四者孰轻孰重,是否兼夹发病。治疗上应辨证用药与经验用药相结合,以健脾化痰,活血化瘀为大法,在基础方之上辨证用药。选药方面,认为瘿病病位居上,且久病气血周流不畅,故普通药物难达病所,此时加用虫类药物,如蜣螂虫、红娘虫、蜈蚣等,一可入络引经,一可活血消肿,能大大增加疗效。(王志兴,陶冬青.陈如泉诊治结节性甲状腺疾病的经验[J].中医杂志,,43(8):-.)

看黑板划重点:

今天没有划重点哦

文章内容部分摘自《内分泌科专病与风湿病中医临床诊治》,人民卫生出版社,作者/范冠杰,邓兆智。编辑/校对/小丸子她爹。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联系。

推荐阅读:

甲状腺功能亢进,请别急着用抗甲状腺药物,颜德馨老先生甲亢治疗经验,让你无须长期用药。

脖子越来越粗,很忧伤?中医让人细脖子:行气化瘿汤治疗甲状腺肿大(专病专方系列)

专病专方系列——治甲状腺肿瘤的五个验方

马玉琦老先生治疗甲状腺腺瘤病案一例

甲状腺肿瘤、甲亢卓效药----*药子

脖子越来越粗,很忧伤?中医让人细脖子:名家谈甲状腺肿的中医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细人脖子的治疗方法学习名家谈甲状腺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