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疾病患者们常常被医生嘱咐要控制碘的摄入量,但究竟哪些甲状腺疾病需要控制呢?忌碘、低碘、适碘饮食又是什么意思呢?病友们往往听得一头雾水,心中充满了疑惑。那么,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些谜团吧!
1、含碘饮食分类
无甲状腺问题:维持适中的碘摄入量
甲亢患者:应严格限制碘的摄入
桥本氏甲减患者:建议适当减少碘的摄入
甲状腺结节患者:适中的碘摄入量是适宜的
甲状腺癌术后(半切):避免食用海带、紫菜、海苔和虾贝类,每周海鲜的摄入量不超过一次。对于生活在沿海地区的人士,建议选择无碘盐。
甲状腺癌术后(全切):没有特别的饮食禁忌。(如果淋巴转移较多,建议参照次全切半切病人的饮食要求)2、忌碘、低碘、适碘的区别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碘的摄入量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对于健康的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取微克的碘,而怀孕和哺乳期的女性则需要摄入微克。对于需要忌碘的饮食者,通俗来说,就是要尽全力避免摄取任何含碘的食物。当然,完全避免碘的摄入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我们生活中的水源和土壤中都含有碘。因此,需要忌碘的病友们只要尽力而为即可,务必严格避免高碘食物的摄入。而低碘饮食则意味着比正常人少吃一些碘,每天的摄碘量应少于微克。适碘饮食则意味着与正常人无异,每天摄碘量约为微克。对于单纯的甲状腺结节患者,饮食上无需过度担忧。只要保持正常饮食习惯即可,无需特别忌口。请注意,不要长期、大量摄入海带、紫菜、海苔和虾贝等富含碘的海产品,这一般人很难做到。
对于甲状腺癌(全切)的患者,他们可以正常进食。这是因为在合成甲状腺激素的过程中,碘是必需的原材料,而甲状腺则是这个合成过程的“工厂”。如果“工厂”已经不复存在,那么即使补充更多的“原材料”(碘)也无法生产出甲状腺激素。因此,在甲状腺全部切除后,人体对碘几乎没有需求,没有必要刻意摄入含碘的食物。然而,没有必要刻意排斥含碘的食物。在甲状腺全部切除后,人体摄入的碘由小肠吸收入血,但由于无法被利用和储存,多余的碘会被肾脏排出体外。如果不小心吃了含碘高的食物,无需过度自责和担忧。适当地放松心情,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状态才是最重要的。偶尔的饮食失误并不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太大的影响,而长期紧张焦虑、精神压力大才是甲状腺疾病康复的大敌。所以,在面对这种小插曲时,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