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爱出汗的习惯,即使他们坐在那里什么也不动,室温偏低,他们的手心、额头都是密密麻麻的汗珠。
更别说当他们大热天运动的时候,那出汗的速度就像是“倾盆大雨”,短短几分钟的锻炼,就可以让他们湿好几件衣服。
有人说,是因为患有甲状腺亢进的疾病,因此才会那么爱出汗。
其实也不全对,爱出汗分很多种情况,有病理性、生理性,中医还认为爱出汗是肾虚的症状呢。因此我们需要理性、科学面对爱出汗的症状,医生表示:除了甲状腺问题,也可能是这5种疾病的征兆。
一,爱出汗,有可能是生理性原因
出汗是人体自我调节水分、热度的一种方式。当周围环境过热、人体内环境温度过高时,我们的神经调节系统会指挥毛孔打开,排出汗液,降低体内的温度。因此,只要是一个正常的人,在运动、过热的情况下都会出汗,这被我们统称为生理性出汗。
运动时出汗
当人体处于运动状态,心率上升,肌肉活动增多,因此体内的温度也就上升。人体正常的温度在36度左右,如果体温超过36度太多,对很多器官和组织会产生危害,所以我们的神经中枢系统就需要通过排汗的方式降低体内的温度,维持躯体的健康。
受到热时出汗
在大夏天,人们长时间在室外活动时也会出汗,这是因为室外温度太高,热传导的效应导致体内温度不断上升,中枢神经系统也需要通过排汗的方式降低体温。
受到惊吓时出汗
这种汗被人称为“冷汗”,是在没有热力作用的情况下出的汗,因此是冷汗。当人受到惊吓时,肾上腺素快速分泌,心脏快速跳动,血液流速加快,人体做好了应激准备,因此身体会不自觉地排汗,一般这个时候的汗大多会出现在背部和额头等毛孔较多的地方。
以上这些都属于生理性出汗,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如果你发现自己既没有热力作用也没有惊吓,但是就是疯狂出汗,那么就要小心了。
二,病理性出汗,可能有6种疾病发作的前兆
有些疾病会引发患者大量出汗,如果你某天突然出现了汗流不止的情况,并且持续较长时间,那么有可能是这六种疾病。
1,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激素分泌组织,素参与人体细胞的正常代谢,与人体的运动功能密不可分。然而现代人因为压力、生活习惯、饮食等问题影响了甲状腺功能的正常分泌,出现了甲亢和甲减,其中甲亢伴随着大量出汗的症状。
当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时候,甲状腺激素会大量分泌,刺激人体快速进行新陈代谢、兴奋交感神经,自然而然,人体的温度就会上升,便会开始大量出汗。同时,甲亢还有暴饮暴食、眼球突出、脖子肿大等症状,非常好辨别。
2,低血糖
低血糖患者的典型症状就是出冷汗、眩晕,患者低血糖发作时面色苍白,额头以及脖子处充满了密密麻麻的汗珠,原因就是低血糖会导致肾上腺素不断分泌,促使身体升糖。
如果你出现手脚冰冷、冷汗直流、手抖等症状,可以通过吃糖稳定症状。
3,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90%以上出现在肾上腺髓质,是临床非常罕见的一种内分泌疾病,普遍患病率不足1%,但是患病后就会出现大量出汗的症状。
该疾病会并发高血压,能让收缩压达到mmHg以上,让血液高速流动,因此患者会出现全身通红,疯狂出汗的症状,由于该疾病较少,所以并不那么好确诊,发病后非常凶险。
4,糖尿病
糖尿病晚期,或者糖尿病长期缺乏药物控制的患者,会出现大量出汗的症状,原因是血糖会对调控体温的自主神经造成伤害,影响体温调节功能,因此一些患者就会不断出汗。
5,结核
结核病患者典型的症状是夜间睡眠盗汗,可以使一件衣服完全湿润。
6,更年期的妇女
女性进入更年期后雌激素分泌会减少甚至不再分泌,因此女性会经常感到烦躁、烦闷,甚至还会引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影响体温调节器,引发不断出汗的症状。有些更年期妇女还容易合并“甲亢”,导致出汗异常。
因此,如果最近天气并不炎热,你也没有进行剧烈运动,但是每天都在不断流汗,或者盗汗,那么要多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有可能是某种疾病导致你不断出汗。
三,不停出汗需要注意什么?
有些疾病治疗起来需要时间,因此大量出汗的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善,那么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注意补水。出汗和排尿是人体排水主要的两种方式,如果你一天到晚都在出汗,却没有及时补充水分,那么有可能导致身体细胞缺水死亡,因此当你不断出汗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补水,千万不能等到口渴了再补水,那样就晚了。
其次,注意补充电解质。汗液中虽然绝大部分都是水分,但是还有少量的钾离子、钠离子以及各种微量元素,其中钠离子、钾离子的含量是比较高的,如果你一天到晚出很多汗,那么你体内有可能出现电解质代谢紊乱的情况。
缺钠和缺钾的症状比较明显,患者容易出现无精打采、疲惫不堪、嗜睡难醒等症状,此时患者可以喝电解质水,或者自己调配生理盐水饮用,起到补充电解质的作用。
第三,减少运动。当你知道自己容易大汗淋漓的时候,一定要减少运动的次数,这样可以避免身体失水、失电解质过多的情况,等到症状有所改变,再开始锻炼。
总而言之,莫名其妙地不停流汗,症状还持续好几天,这肯定是不正常的,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谨防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