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热点糖尿病检查那么多,都有必要做吗
TUhjnbcbe - 2025/3/5 18:48:00

到了年底不少人都会进行一次年度体检。作为糖尿病友平常应该也会被提醒要注意定期检查,及早预防并发症,但是糖尿病全套检查并不少,是不是都有做的必要呢?

众所周知,糖尿病的可怕之处绝不仅仅是「血糖高点儿」,而在于紧随高血糖之后的心、脑、肾、眼、神经等多器官损害。

因此,到医院看糖尿病,除了明确诊断之外,还应进一步筛查,看看是否存在糖尿病所致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以及病情严重程度如何。只有把糖尿病的诊断、分型以及并发症等这些问题彻底搞清了,才能有的放矢地给予针对性治疗。

糖代谢紊乱相关检查

糖化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Hb)是多种色蛋白的总称,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含量最多也最稳定,只与葡萄糖结合,是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但是存在不能精确反映患者低血糖的风险和不能反映血糖波动特征的局限性。HbA1c在总血红蛋白中所占的比例可反映阶段性血糖水平,反映2-3月平均血糖水平,不受进食、药物及其他生理因素变动的影响。每3个月查一次。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

尿微量白蛋白(mAlb)是指在尿中出现微量白蛋白,白蛋白是一种血液中的正常蛋白质,但在生理条件下尿液中仅出现极少量白蛋白。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值的参考值为0.49~2.05mg/mmol·Cr或4.28—18.14mg/g·Cr。不需要空腹,可取随机尿液,最好是晨尿;1型DM在起病1~5年后要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的筛查,12岁以上DM在病程2年后检查微量白蛋白,结果正常需要每半年或每年检查一次。

甲功五项

甲状腺的生理功能主要为促进三大营养物质代谢,调节生长发育,提高组织的耗氧量,促进能量代谢,增加产热和提高基础代谢。当甲状腺功能紊乱时,会发生甲亢或甲减。由于1型DM与甲状腺功能亢进/减退患病率升高相关,所以有必要进行甲功检查。

主要包含游离T3、游离T4、血清总三碘甲状原氨酸(TT3)、血清总甲状腺素(TT4)、促甲状腺激素(TSH)等指标。检查之前最好不要饮酒油腻,半年或一年查一次。

眼底检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典型的并发症之一,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也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青春期前发病的患儿宜在诊断1年以后即开始筛查,青春期后(一般指11~12岁)诊断的患者在病程5年后开始视网膜病变的筛查。频率为每半年或一年筛查一次。

大生化检查

大生化检查主要包括肝功、肾功、电解质、血糖、血脂、心肌酶谱等检查内容,一般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心肌酶谱分析和各种特种蛋白定量等。肝肾功能检查主要是检测肝细胞受损程度,并对肝脏、肾脏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防止高血糖引起的肝肾功能降低,及早地发现和诊断某些疾病。空腹,检查前一天晚餐应避免饮酒,晚上9点后不要再进食,每一年查一次。

血常规

血常规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主要是血液方面的问题,如身体是否有感染,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疾病的可能性。等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内容。每一年或半年查一次。

胰岛功能及β细胞抗体

胰岛功能测定包括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和C肽释放试验(CPRT),通过测定空腹及餐后各个时点的胰岛素及C肽的分泌水平,可以了解胰岛功能的衰竭程度,根据胰岛素分泌曲线的形态特点,有助于对糖尿病进行临床分型。

β细胞自身抗体检查包括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胰岛细胞抗体(ICA)等。此项检查主要用于糖尿病的分型,1型患者往往抗体呈阳性,所以这些检查一般用于糖尿病发病初期。

并发症(或合并症)相关检查

糖尿病的最大危害不是高血糖,而是由它导致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因此,在确诊糖尿病之后,除了一些常规生化检查(如三大常规、肝功、肾功、血脂、电解质等等)之外,还要做并发症(或合并症)方面的筛查,这些检查主要有:

尿液检查

主要包括「尿常规」和「尿微量白蛋白」。

1.尿常规:应重点

1
查看完整版本: 热点糖尿病检查那么多,都有必要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