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是一种身体的自我调节功能,能够调节人体热量散发,还可以排出体内毒素。不过在日常生活中总能发现身边有几个动不动就出汗的人,即使是没怎么运动甚至是冬天都会出汗,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一起来看。
其实身体出汗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出汗常与体质、情绪不稳定等存在关系,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通常不需要治疗,只需要在大量出汗后注意补充流失的电解质,并注意休息缓解即可;病理性出汗就需要注意了,很有可能是以下四种问题。
1、糖尿病
糖尿病如今越来越常见,该病是一种糖类代谢异常疾病,使得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而这种情况下会对身体神经组织造成伤害,例如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该病的存在会使糖尿病患者出现经常出汗症状,需要警惕。此外糖尿病患者还会出现多尿、多食、多饮和体重降低症状。
2、低血糖症
低血糖症是指静脉血浆葡萄糖含量过低,其引发原因众多,如过度消耗,摄入不足、肝病和内分泌紊乱等,主要症状之一就是大量出汗。这是由于人体内血糖含量低,导致交感神经异常兴奋,身体会分泌大量肾上腺激素,引发出汗症状。
3、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其引发因素较多,如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炎性甲亢等。此外孕期也会引起短暂性的甲亢,而甲亢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出汗。
4、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疾病很多人可能不熟悉,甚至不认识,这是一种起源于神经外胚层嗜铬组织肿瘤,常发生于肾上腺、腹膜外、腹主动脉旁等,该肿瘤主要分泌儿茶酚胺,是一种肾上腺激素,能够引起人体出汗症状。其引发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但高血压病人的患病率达0.05%-0.2%,需要注意。
许多人认为动不动就出汗就是情绪问题,通过休息就可以改善,但是这四个病理性因素不容忽视,尽早检查,采取治疗。此外生理性出汗者也需要注意,大量出汗后,人体内一些矿物质也会随汗液排出体外,需要注意补充,预防脱水。尤其是夏季,天气炎热,出汗不可避免,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