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区的李女士发热、咽痛10多天,当成“流感”治疗,致血液中粒细胞缺乏,全身失去抵抗病原体侵犯的能力,险酿大祸。
不久前,54岁的李女士感觉自己得了“流感”,除了高烧39.5℃,还出现了咽痛、右脚大拇指甲沟处疼痛等症状。在诊所打“消炎”针治疗5天后,李女士咽痛、大拇指甲沟处疼痛明显改善,虽然还有反复发热,但她并未在意。
上周,李女医院常规复查,结果却让她大吃一惊:血常规显示,李女士白细胞极度减少,粒细胞基本处于缺乏状态,意味着她身体没有抵抗病*、细菌、真菌等外界病原体侵犯的能力,如果不及时治疗,感染控制不住,可能导致器官衰竭甚至有生命危险。该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德斌诊断李女士为“粒细胞缺乏症”,并将她紧急收治住院治疗。
经询问病史,原来40天前,李女士曾因胸闷、医院检查被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医生为她开了“甲巯咪唑”进行抗甲亢治疗。
服用药物一周之后,复查见各项指标都正常,李女士自认为没什么事了,便没有再遵医嘱继续复诊。这一懈怠就是一个多月,之后出现了上述的咽痛、甲沟疼痛等抗甲亢药物所致的粒细胞缺乏的症状。经过升白细胞、抗感染等治疗近一周后,李女士的白细胞才慢慢回升起来,持续了近两周的发热情况这才逐渐缓解。
抗甲亢药物治疗周期通常为1年半到2年,有些患者不能坚持规律用药,殊不知这样可能会出现病情加重、治疗周期延长或治愈后复发作等情况。
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德斌说,甲亢患者要规律用药、不可擅自停药,并且警惕抗甲状腺药物副作用。即使在全疗程治疗后,患者在停药后尤其是停药一年内仍然需要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和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
抗甲亢药物的主要副作用为肝功能损伤、白细胞减少、过敏性皮疹等。*德斌表示,药物副作用常跟药物剂量相关,对于初次治疗的患者,前期可能存在药物剂量大的情况,因此医生会建议患者在前一个月的用药期间,至少每周复查血常规、肝功能等,若出现咽痛、发烧或其他感染的情况,还需及时来院完善血常规检查明确有无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的情况,避免造成器质性损伤。
谨遵医嘱
不然容易酿成大祸呀
转发给身边患有甲亢的病人
别让他们忽视了这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