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适用于 [复制链接]

1#

导语:中成药是经过炮制而成的中药材"成药",是以中药材、中药饮片为原料,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包括丸、散、膏、丹各种剂型。

当然,当代社会,人们开始重视自身健康问题,对大部分的病和药品有越来越多的认知,无论是日常电视新闻还是广大网络平台上的健康科普专栏,人们对药品的描述和作用功效越来越谨慎。

说起常用的中成药,诸如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均是大家耳熟能详,甚至家中常备的“健康小卫士”,大家对其传统药效也都非常清楚,可以说是应用自如。

但是随着临床用药经验的积累和现代研究的深入,这些经典的“老药”焕发出新的风采!在传统应用之外,这些中成药还有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神奇作用!

提醒:但是若日常不清楚各自的药效而不小心误服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各自的功效和作用、以及日常服用有什么禁忌。

01六味地黄丸

功效:

六味地黄丸对待有些疾病还能起到治疗的作用,它的主要成分是由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和泽泻这六种物质组成的。

方中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山萸肉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精,共为臣药,三药相配,滋养肝脾肾,称为“三补”。

但熟地黄的用量是山萸肉与山药两味之和,故以补肾阴为主,补其不足以治本,配伍泽泻利湿泄浊,并防熟地黄之滋腻恋邪;牡丹皮清泄相火,并制山萸肉之温涩;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

三药为“三泻”,渗湿浊,清虚热,平其偏胜以治标,均为佐药,六味合用,三补三泻,其中补药用量重于“泻药”,是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这是本方的配伍特点。

适用人群:

慢性疲劳患者,比较符合肝肾阴虚的病症,推荐服用六味地黄丸两周到一个月。

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六味地黄丸几个月到半年时间,有时候还需要配合其他的药品进行治疗,对于缓解症状是比较有帮助的。

一些肝肾阴虚早期表现的亚健康状态人群,比如失眠人群等,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服用。

高血压、糖尿病、甲亢这类病症,只要符合肝肾阴虚的症候,都可以根据中医异病同治的方法来食用六味地黄丸。

服用注意事项:

外感疾病的患者需避免服用,如有发热、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等外感症状时不可服用六味地黄丸;

有畏寒怕冷症状的人群不适合服用六味地黄丸,此外,六味地黄丸副作用小、疗效好,长期服用对身体无不良影响。

但是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以提高药物疗效,避免自行随意服用,若患者出现食欲不振、大便稀、腹痛等消化系统症状时,应停服六味地黄丸,因为六味地黄丸较为滋腻,易加重胃肠道的负担。

02杞菊地黄丸

功效:

杞菊地黄丸大家生活中比较熟悉,是一味比较经典的中成药,成分主要是枸杞子、菊花、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辅以蜂蜜来制成的蜜丸。

枸杞菊地黄丸可滋养肝和肾,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眩晕耳鸣的症状,另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老年的黄褐斑。

杞菊地黄丸与其他药物一起服用,可明显降低血压,但是服用这些药物时,切记需要咨询医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许多相关实验表明杞菊地黄丸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但是在服用药物之前,请一定咨询医生,不可自行用药。

枸杞菊地黄丸是一味中成药,成分均为中药,枸杞菊地黄丸可有一定程度补气强筋,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的作用,也可清肝明目。

适用人群:

适合服用杞菊地黄丸的人群:经常发生感冒的患者,有免疫力降低问题的患者,有视物疲劳的患者,有肾脏病的患者,脂肪肝、高血糖、高血脂的患者。

另外,存在视物昏花等眼部疾病的患者也可以服用杞菊地黄丸,主要包括中心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球后视神经炎、慢性青光眼、视神经炎、眼干症等。

服用注意事项

儿医院就诊;脾胃虚寒,大便稀溏者慎用;用药二周后症状未改善,医院就诊;按照用法甩量臆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03知柏地黄丸

功效:

知柏地黄丸主要用于滋阴降火,它的主要成分有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茯苓、泽泻,是在六味地黄丸滋阴的基础上加了知母和黄柏这两味药。

这两味药是元朝朱丹溪的大补阴丸里的主药,有泻火保阴治其标之功。

对于氨基糖苷类药物引起的耳毒性症状,顽固性盗汗等病症也有明显的治疗和改善作用,对于服用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所出现的阴虚火旺症状,也有减轻的作用。

本品主治阴虚发热,因此要注意区分,气虚发热、阴虚发热、实热三种情况。

适用人群:

临床还用于治疗肾阴虚损,以及阴虚火旺引起的神经衰弱、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眩晕、高血压、肾病综合征、尿路感染、更年期综合征。

服用注意事项

气虚发热及实热者慎服;

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本品滋阴补肾、补益药,会妨碍病邪的祛除和感冒的恢复,因此不宜服用。

脾虚便溏、气滞、中满者慎服,补益药阴柔滋腻,会妨碍脾胃的消化功能。

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服药4周症状无缓解,医院就诊,不能当保健品长期使用。

结语:你了解了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