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候人会不想吃东西,甚至看到别人吃东西会有恶心的感觉,闻到油味就想吐,这种症状也被称作食欲不振。虽说一两顿不吃饭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的影响,但如果有好一段时间都食欲不振,那么就要注意调养了,因为食欲不振可能意味着脾胃出现了某些问题。食欲不振、吃饭不香的症状称为“纳差”,简单说就是吃饭不太好,归属于脾胃病。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中运之轴,胃气受损,则讨厌闻到食物的气味,导致纳差。胃中元气盛,则能正常饮食而不伤脾胃,脾胃俱旺,则能食而健壮,脾胃俱衰,则不能食而消瘦。导致纳差的原因有很多,如伤食,常表现为嗳吐酸腐之气。
具体说来,现代人常见的导致食欲不振或者说纳差的有几大原因:
(1)过食生冷。经常吃生冷食物,尤其是睡前吃生冷食物易导致胃寒,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2)过度的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过度的体力或脑力劳动,会引起胃部供血不足,使胃消化功能减弱。(3)情绪紧张过度疲劳。当今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人们很容易被紧张,焦虑的情绪所困,引起食欲下降。(4)饥饱不均。该吃饭时不吃饭。(5)睡前饱食,晚餐过饱。(6)药物因素。有些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俗话说,“是药三分*”,服药时间过长势必会造成一定的伤害。夏季气温一路走高,很多人出现了食欲不振等“苦夏”症状。夏季出现食欲不振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过食生冷,导致脾阳受伤、痰湿内生,影响脾胃的受纳运化功能;二是大量出汗,使体内阴分不足、胃津受灼,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