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手抖都是帕金森病吗这几类情况都不是 [复制链接]

1#

手抖就像帕金森病的标签一样。人们一说起帕金森,首先想到的就是手抖。的确,大约70%—75%的患者以震颤起病,而手抖是其最常见的首发症状。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手抖都和帕金森有关呢?下面,小帕要“洗白”一下自己。

手抖医学上称为震颤,主要表现为手部的不随意的有节律性的颤动。手抖分为生理性手抖和病理性手抖。

生理性手抖在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体验到,常在精神紧张、恐惧、情绪激动、剧痛和极度疲劳的情况下出现。比如紧张时,我们会不自主的手抖,甚至腿抖;生气至极时,我们会说“气得浑身发抖”;饥饿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心慌手抖……

生理性手抖的特点是幅度小而速度快,一旦引起手抖的上述原因消除,手抖也随之消失。

当然,大家更担心的是病理性手抖,常见的病理性手抖有哪些呢?

01

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手抖

甲亢以青年女性最常见,是由于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一种疾病。

甲亢的四大主症包括心慌手抖、怕热多汗、多食易饥、体重减轻。

甲亢患者因为手抖怀疑自己是“帕金森病”或“神经官能症”,而常常就诊于神经科。

而医生结合患者年龄和伴随症状,往往会给患者查一下甲状腺功能或甲状腺彩超,其结果就一目了然了。

02

颈椎病引起的手抖

随着年龄增长及现代社会人们对电脑、手机的依赖,颈椎病的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颈椎病分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

其中颈型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长时间低头、重复某一个姿势以及受凉导致的颈部的肌肉痉挛、僵直、活动受限,进而引起上肢肌肉紧张,导致手活动困难、手抖。

神经根型颈椎病为椎管狭窄使颈神经根受压所致,导致支配手的神经异常放电引起手抖。

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段脊髓受压或脊髓血液循环障碍所致,会伴有上肢的精细动作完成困难,也会引起手抖。

手抖在排除其他原因后,可行颈椎CT或核磁检查,明确是否有颈椎病引起的手抖。

03

特发性震颤引起的手抖

特发性震颤又称原发性震颤、家族性震颤,约60%的病人有家族史。

震颤的发生通常是两侧对称性同时起病,并以手为首发部位多见,也有部分以头为起始部位,还可波及舌头、出现声音颤抖。病变进展会逐渐影响到腿部或躯干,但很少从腿部开始。

特发性震颤通常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紧张、疲劳、饥饿时加重,或在某些特定动作时加重,如拿水杯、夹菜、系鞋带时,医学上称为动作性震颤。

震动的频率通常在8-12Hz(即每秒8-12次)。多数病例在饮酒后暂时消失,次日加重,这也是特发性震颤的临床特征。

研究发现≥65岁的特发性震颤患者进展为帕金森病的概率增加了3-4倍,所以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04

小脑病变引起的手抖

小脑病变引起的手抖常常伴有小脑性共济失调,如肢体的协调性差,平衡功能障碍、辨距不良等。

此种手抖称为意向性震颤,其特点是静止时及肢体运动开始阶段不出现震颤,动作接近目标时出现粗大的震颤,频率一般在2-4Hz(即每秒2-4次)。

比如在患者准备喝水时,手越接近水杯,抖动得越厉害。

意向性震颤是拮抗肌协调功能障碍所致,常见于小脑及其传出通路的病变,见于神经科多种疾病。

其他疾病如肝豆状核病变、肝性脑病、药物、中*、痴呆等均可引起手抖的症状。上面这些手抖可都不是帕金森闯的祸!

划重点:帕金森病的手抖是什么样的呢?

帕金森病的手抖有一个专用术语:“搓丸样动作”,即拇指与屈曲的食指抖动的动作像在揉搓一个药丸。

其特点为静止时出现或明显,能被意识暂时控制但不持久,主动运动时停止或减轻,疲劳、激动、紧张或焦虑时加重,入睡后消失。

震颤多由一侧上肢的远端开始,然后逐渐扩展到同侧下肢及对侧上、下肢。下颌、口唇、舌头及头部均可受累,频率为4-6Hz(即每秒4-6次)。

伴随手抖的还有肌僵直、行动缓慢、姿势异常等。

当然,除了帕金森病会出现手抖外,帕金森病的亲戚,如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遗传变性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叠加综合征都会出现类似的症状表现。

总之,不管是何种原因的手抖,当不能确定是不是生理性手抖时,一定要及时、尽快就医,让医生帮您确定手抖的原因。很多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早干预,都是控制疾病进展的关键。

来源:医院

作者:帕金森病房主任吴玉芙

END往期推荐

今天,援鄂医疗队返京一周年!

“*员应该冲在最前面,我准备好了,报名去一线。”

您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