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市民对于发热的重视程度提高了不少;然医院就诊时,医生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医生,我只是发热,你帮我把发热治好就可以了”。
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吴代强说,咱们首先建立一个概念:发热不是病,而是一种症状,是人体免疫系统工作的过程。“因此,医生要做的不是单纯的‘治好发热’,而是要找出发热的原因,进行对症治疗。”
图丨SOOGIF
前不久,天祥君说到一位男子发高烧8天2块钱就治好的病例(戳*字阅读?)。今天,我们继续进行感染科探案。
fā
发
rè
热
01/不明原因发热
感染科医生说,引起发热的原因有上百种,主要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感染性会比较常见,占到30%-50%左右。
虽说病因比较复杂,但只要找对病因,对症处理,基本上发热的症状都可以控制下来。
▲感染科副主任吴代强在专家门诊
医学上有一个“不明原因发热”的名词,一般指:发热持续3周以上,多次体温超过38.3℃,经过至少一周深入细致的检查还是不能确诊的发热。
换句话说,发热一两天或三五天,不叫不明原因发热。真正的不明原因发热,指的是诊而未决、治而未愈的,可以说是内科系统中最令人头痛的一大类疾病。
对于不明原因发热,系统全面的检查应该至少包括三大常规,粪隐血试验、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培养、胸部X线片和腹部B超。
02/不明原因之:感染性发热
感染是发热最常见的原因,各种病原体感染均可能导致发热。
▲感染科团队在查房
1、细菌感染
常见的有尿路感染、肺部感染、亚急性心内膜炎、腹腔/盆腔脓肿、牙龈脓肿等等
败血症病例
义乌87岁的楼奶奶在家突然出现畏寒发热的症状,医院就诊没有查明病因,进行输液治疗症状没有缓解的情况下来我院就诊。在通过血液检查中,医生判断楼奶奶很可能是败血症引起的发热,给她进行抗感染、退烧、抗生素药物治疗后,发热症状马上得到了缓解。
2、真菌感染
3、分枝杆菌感染(结核病)
4、病*感染
如甲流、乙流以及禽流感等,常在冬春季高发
甲流病例
义乌的刘大哥在不久前受寒出现头痛、头昏、发热症状,体温最高达到39℃,有畏寒寒战,每次寒战会持续1-2分钟,医院治疗不佳后来我院治疗。我院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判断其为病*感染(甲流)引起的发热,通过奥司他韦及其它药物对症处理,两天后患者就体温恢复正常并顺利出院。
图丨SOOGIF
5、寄生虫感染
接触未除虫的动物、进食未煮熟的食物和水等均可导致寄生虫感染。醉虾醉蟹,生鱼生肉都是潜在的致病源头
6、其它病原体感染
包括支原体、衣原体、*团菌、立克次体、螺旋体、巴尔通体等
02/不明原因之:非感染性发热
1、血液系统疾病
白血病、淋巴瘤、溶血性贫血等,常可引起发热,热型多种多样
2、结缔组织病
也就是风湿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
风湿病案例
今年27岁的朱女士,十多天前出现高热的症状,每天都是傍晚开始发热,白天就退烧,反反复复。吃了退烧药也不管用,高热还有加重的情况,然后来我院就诊。医生在询问病史时发现,朱女士有半年多的风湿病史,考虑风湿病引起的发热,在进行抗风湿药物及退药药物治疗后,发热情况得到了控制。
图丨SOOGIF
3、肿瘤
几乎所有的恶性肿瘤均可导致发热,甚至以发热起病而不伴原发部位不适
4、内分泌系统疾病
亚急性甲状腺炎、甲亢、痛风性关节炎、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常可引起发热
亚急性甲状腺炎
金阿姨在无明显诱因下反复出现头痛、发热的症状,从左侧颈部放射左侧头部的疼痛感,像针扎一样,自己在家吃了止痛药也不管用。来我院检查中,医生发现血液和甲状腺检查异常,医生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给她进行甲状腺激素和止痛药治疗后,患者症状得到缓解。
图丨SOOGIF
5、中枢性发热
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脑外伤、脑血管疾病等)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异常所产生的发热,体温峰值可很高,一般的解热镇痛药常常无效。
6、药物热
用药一段时间后出现的、因药物引起的发热,常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7、无菌坏死组织吸收热
可见于创伤后,如术后、血栓形成及其引起的脏器梗死、组织细胞大量坏死(如肿瘤坏死)等
因为发热病因如此复杂,更需要感染科医生根据患者的详细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抽丝剥茧层层递进,有时还需要诊断性治疗以辅助诊断。
医院感染科医生建议,发医院,找到合适的科室进行尽早诊断和规范治疗,避免辗转多处、重复检查。
天祥君
看完文章之后,随手点一下「在看」,就能让更多人看到天祥君的文章啦,还可以避免错过更新的文章。
觉得好看,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