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准妈妈也会遇到这个问题澎湃在线 [复制链接]

1#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

多种原因导致的

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

骨微结构破坏,

造成骨脆性增加,

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

全身性骨病。

骨质疏松是

身体缺钙的表示,

这并非老年人的“专利”,

其实,

许多孕产妇都会遇到

骨质疏松的问题。

孕产妇为啥会得骨质疏松?

该如何防治?

中国医大一院

骨科专家杨茂伟教授

和您说说!

孕产妇出现骨质疏松无外乎以几种下原因:

1、营养因素

孕产妇在怀孕过程中,由于胎儿生长发育需要过多钙质,女性怀孕期间没有及时补充钙剂,导致孕妇缺钙,胎儿生长发育也会受到影响。除此之外,孕妇骨质疏松的原因还有磷、蛋白质、微量元素(氟、镁、锌)、维生素C、维生素D等元素的缺乏。

2、遗传因素

骨量的丢失也与遗传因素有关。因此,遗传因素也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3、缺少活动

由于怀孕身体缺乏运动。运动、日光照射、重力负荷等因素与骨量多少及诱发孕妇骨质疏松的原因存在必然联系。

运动时,神经内分泌调节使全身和局部骨钙含量增加;运动还可以保持对骨骼一定的机械刺激,刺激成骨细胞的活性,增加骨的形成;保持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改进骨质量,是降低骨质疏松症危险性的重要手段。

当上述因素长期存在时,孕产妇便会出现以下骨质疏松的主要症状:

1、疼痛

包括腰背疼痛或周身骨骼疼痛。疼痛通常在翻身时、起坐时及长时间行走后出现,夜间或负重活动时疼痛加重,并可能伴有肌肉痉挛,甚至活动受限。

2、脊柱变形

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脊柱畸形和伸展受限。

孕妇如果发现自己在孕期身高下降了3厘米就要引起注意,医院检查治疗。身高的降低3厘米提示可能发生骨质疏松,除了考虑孕妇在怀孕过程中由于营养不足等原因引起的骨质疏松,还应警惕继发性骨质疏松的可能。

继发性骨质疏松可由甲亢、库欣综合征等代谢性疾病引起,也可由结缔组织病、慢性肾脏病导致肾性骨营养不良、胃肠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导致。继发性骨质疏松发生时,骨质疏松症状多数较为隐匿,往往被原发病的表现所掩盖。

3、发生脆性骨折

通常指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轻微外力时发生的骨折。骨折发生的常见部位为椎体(胸、腰椎),髋部(股骨近端),前臂远端和肱骨近端;其他部位如肋骨、跖骨、腓骨、骨盆等部位亦可发生骨折。

除了母体的危害外,

孕期缺钙可能还会导致

胎儿发生骨质疏松症。

辣么,

该如何防治呢?

早期的干预治疗尤为重要,

包括调整生活方式,

给予骨健康基本补充剂等方面。

调整生活方式

加强营养,均衡膳食

建议膳食多样化,摄入富含钙、磷、维C、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平均每天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其中以谷类为主。其中推荐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0.8~1.0g/kg,并每天摄入牛奶ml或相当量的奶制品。

同时建议足量饮水,每天7~8杯(~ml),提倡饮用白开水和淡茶水。

严格控制盐和糖的摄入,每日摄入量分别控制在6g和25g以下。

最后,孕产妇应尽可能增加蔬菜水果如新枣、橘子、猕猴桃、绿叶蔬菜、番茄、青椒等的摄入以增加膳食维C摄入,中华营养学会推荐每日维C摄入量至少mg。

充足日照

建议上午11:00到下午3:00间,尽可能多地暴露皮肤于阳光下15~30min,每周两次,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但需注意避免强烈的阳光照射,以防灼伤皮肤。

规律运动

建议量力而行地进行有助于骨健康的轻度体育锻炼。如适当地散步,运动幅度较小的瑜伽、普拉提,健身操等。运动可改善机体敏捷性、力量、姿势及平衡等,减少跌倒风险,还有助于增加骨密度。

定期做骨密度检查

随时观察孕期、哺乳期骨矿物质的动态变化。孕前妇女及孕期妇女骨钙的储备(过高、过低)对胎儿的健康发育均至关重要,骨密度检测能帮助了解孕期骨质状况,做好孕期保健,预防骨质疏松,同时也能观察骨质疏松的症状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是否有好转,以决定下一步处理方式。

对于孕产妇的骨密度检测宜选用无放射性的超声骨密度检测,是国际公认的、检查孕妇是否缺钙的最安全、最便捷、无创伤性的诊断技术。

建议孕产妇在怀孕期间最好进行三次骨密度检测:

第一次一般在怀孕初期至16周之间,检查准妈妈自身钙储备情况;

第二次在20至24周之间,检查准妈妈钙吸收情况,确保宝宝骨骼发育初期享受充足钙量;

第三次在怀孕28周后,这时宝宝生长迅速,通过检查可以了解准妈妈是否可以为宝宝提供了足量钙。

骨健康基本补充剂:

钙剂

充足的钙摄入对获得理想骨峰值、减缓骨丢失、改善骨矿化和维护骨骼健康有益。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钙供应量标准:

妊娠早期mg/d;

妊娠中期mg/d;

妊娠晚期1mg/d。

孕妇可耐受最高摄入量0mg/d,补充钙剂时,需同时补充维生素D。

钙剂选择需考虑其钙元素含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碳酸钙

碳酸钙在胃酸的环境下解离为钙离子后才能吸收,需在餐时胃酸充足时服用;

柠檬酸钙

柠檬酸钙(又名枸橼酸钙)不依赖于胃酸,一天中任何时间都可服用。

补充钙剂需适量

用量过大而使得每日钙的总摄入量远超出推荐量可能增加泌尿系结石和血管钙化的风险。

维生素D

为了满足胎儿骨骼的生长和额外钙的需求,孕产妇对于维生素D的需求量将增加数倍。

充足的维生素D可增加肠钙吸收、促进骨骼矿化、保持肌力、改善平衡能力和降低跌倒风险。维生素D不足还会影响钙剂补充的疗效。

对于孕产妇,维生素D不足可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增加骨吸收,从而引起或加重骨质疏松症;

对于胎儿,一旦孕妇缺乏维生素D,出生后容易发生佝偻病、缺钙、生长受限、影响智力发育等。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妊娠期妇女每日维生素D供给量为IU。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和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指出,鼓励孕妇增加户外活动,适量补充维生素D以维持血清25(OH)D高于75nmol/L,定期监测血/尿钙浓度。

妊娠后期为秋冬季的孕妇宜适当补充维生素D可达到(~)IU/d。

同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可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